青灰色的院落外牆,單調、陳舊,毫無生機,他妙筆生花,在這些牆面上畫上了美景、人物,寫上美術字,外牆一下子變得色彩繽紛,小區面貌煥然一新。
讓這些外牆煥發新的生命力的是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、石化版畫創作室負責人劉江生。他今年59歲,從事繪畫已有25年,擅長油畫、水墨畫、版畫等,多幅具有代表性的版畫作品在國家、省級展覽中展出和獲獎。
3年前,劉江生將創作室搬到荊門高新區·掇刀區白廟街道煉廠路社區,有空他就與社區工作人員交流溝通,彼此熟絡了不少。
劉江生在畫牆繪。
2019年的一天,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對他説,石化三小南家屬區內的院落外牆太陳舊,社區想採用外牆彩繪的方式,打造社區文化牆,美化小區環境,問他是否願意幫忙畫牆繪。他滿口答應:“我早期也畫過牆繪,但還沒畫過這麼大規模的,這對我來説是一種嘗試。”
這是個大工程,需要畫牆繪的一共有216個小院外牆,要把這些院牆都畫上畫,且利用業餘時間,需要好幾年的時間。他毫不猶豫地應允,拉開了小區院牆牆繪的序幕。
由社區提供顏料,劉江生開始了義務繪畫。每天他一有空就來到石化三小南家屬區,按照社區的規劃,同一條巷子的院落外牆畫同一主題的畫。牆繪分為“中國夢”“廉政文化”“禁毒”“關愛未成年人”“垃圾分類”“掃黑除惡”六大主題。每畫一個主題前,他都會搜索相關素材,然後結合巷子的外牆形狀,整體設計後再落筆。
這個小區的居民主要來自石化,劉江生也是石化人,他之前創作了不少有關石化工人的作品,這次的牆繪,也融進了不少石化的元素,有石化人載歌載舞的生活場景,有石化人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,有壯觀的石化生產裝置……讓小區居民看了特別親切。
他還在牆上畫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,畫出了美麗的中國夢,展現了和諧安寧的生活場景。
“當我在牆上畫人們的幸福生活,畫秀麗的河山時,心情是不平靜的。我們這代人,經歷了物質貧乏的年代,對今天的安定幸福感觸特別深。所以我是帶着喜悦、莊重、崇敬、自豪的心情來畫的。”劉江生説。
劉江生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畫牆繪,如今已經繪製了96個小院院牆,還有大半工程待完工,但效果已經凸顯出來。小院外牆由單一的青灰色,變得色彩斑斕,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觀看。這些文化牆上宣揚的主題和內涵,先是呈現在居民眼前,不知不覺中,被居民們放進了心裏。
在彩繪外牆的過程中,劉江生收穫了很多感動:社區工作人員對他噓寒問暖,小區居民為他送水,夏天還為他撐傘遮陽……點點滴滴,讓他心中温暖,幹勁更足。
通過畫牆繪這件事,劉江生和居民走得更近了。2020年初疫情發生後,牆繪被迫暫停,他開始了新的工作——成為社區志願者,為小區卡口進出者量體温,為小區居民送菜送生活物資,用酒精、84消毒液對小區公共區域、樓道進行消毒,還把自己的畫進行公益拍賣,所得善款用來支持社區抗疫……
畫,來自生活,高於生活,心中有愛的畫家,畫出的畫,更有靈魂,更動人心。(記者 郭玉紅 通訊員 周華傑 文/圖)